治理水体污染,确保辖区水环境安全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河南省周口市曾因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被流域限批,经过多年努力,在2014年河南碧水工程考核中排名第一。我们想知道,周口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治水之路?在治水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这些难题又是如何破解的?
对话人:河南省周口市市委书记徐光
采访人:本报记者李莹 通讯员罗景山
为何下大力气治水?
■治水工程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
中国环境报:据了解,周口市对淮河最大的支流——沙颍河整治项目计划投入资金90亿元,目前一期已投资17亿元。作为人口大市、财政穷市,周口为什么在治水方面不惜血本?
徐光:河南省周口市属于淮河流域,有沙颍河、涡河、西肥河、汝河四大扇形水系,其中沙颍河是淮河的最大支流。水污染防治历来是周口市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但是,治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生态建设的硬骨头,考验着政府开展环保工作的决心。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GDP主导政绩的语境下,一个耗资不菲的污水处理项目或许在短期内难以为区域GDP带来太大拉动效应,往往容易导致在资金使用排序上只能放在靠后位置,使工期一再拖后。此外,一些项目为了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往往仅对河流进行短期整治,虽然两岸景观焕然一新,但由于没有实现源头截污、雨污分流,水质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善。
对此,我们有深刻的教训。2007年5月29日~30日,原国家环保总局检查组对周口市项城、郸城、鹿邑、太康、开发区的23家企业和沙颍河、涡河、惠济河等河流水质状况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周口市有15家企业存在环境违法问题。同年7月3日,原国家环保总局宣布对周口市实施流域限批。此时,所有的镜头都对准了周口,给周口对外形象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创。为早日解除流域限批,周口市委、市政府全力整改。从某种意义上说,限批对周口是件好事。限批虽然对周口经济造成了短期损失,但是,带动了周口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思想的变革,改变了他们的政绩观、环保观。
事实的确如此,经过多年努力,周口实现了从流域限批到2014年河南碧水工程考核排名第一的转变。如今,周口市沙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工程已接近尾声,沙颍河沿岸正在成为生态长廊、文化长廊、风景长廊、休闲长廊。
中国环境报:曾经严重污染的沙颍河、涡河、惠济河等河流,如今水质状况如何?
徐光:沙颍河、涡河、惠济河等河流,2007年流域限批时,水质极差,属劣Ⅴ类水质,经过整治现在达到了Ⅳ类水质,丰水期甚至可以达到Ⅲ类水质。
如何破解治水过程中面临的难题?
■多方筹措资金、实现区域联动
中国环境报:目前,周口市水污染治理项目进展到了什么阶段?
徐光:目前,周口市积极开展城市河流清洁行动,2015年政府投资29亿多元对中心城区沙颍河及其他6条河流逐步开展综合治理工作。开展的水污染整治项目主要有:沙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项目、流沙河治理项目、“引黑入洺”工程项目、驸马沟整治项目等。沙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项目规划总长20.6公里,占地1450公顷,项目包括堤防工程、道路工程、景观工程、桥梁工程和旧城区改造工程。整个项目拟分3期实施,2013年~2015年实施一期工程,全长5公里,主要涉及沙颍河两岸道路工程、堤防工程和景观工程3方面建设内容。
中国环境报:周口市在治水的过程中面临哪些难题?
徐光:首先,资金筹措难。比如,沙颍河综合整治项目,仅征迁安置资金就需10亿元,若对群众不能妥善安置或安置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征迁工作,进而影响工程开展。此外,随着周口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生活垃圾、水污染物不断增加,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废水收集管网建设相对滞后,处理负荷低,部分污水处理厂缺乏运营资金,不能充分发挥减排作用。
其次,治理难度大。由于周口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周口市是河南出境断面最多的地市之一,上游承接省内郑州、漯河、开封、许昌、平顶山等5市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存在跨市界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大。
中国环境报:周口市采取了哪些措施破解这些难题?
徐光:在安置资金筹措方面,周口市采取投资包干的工作思路,由项目主管部门或项目法人依据有关规定,与工程所在地人民政府签订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投资包干协议,由政府成立专门机构,认真组织实施,较好地破解了这一资金筹集难题。
在筹措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方面,我们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尝试委托第三方经营管理污水处理厂,依靠市场力量推进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周口市在原有的8座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又新建9座污水处理厂,对5个老污水处理厂进行了一级A升级改造,新建污水管网512.55千米。全市9个工业园区都建设了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目前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1万吨/日,有效地缓解了主要河流的污染压力。
为加强跨市界环境污染纠纷预防和处置工作,保障环境安全,周口市创新环保联动机制,分别与驻马店、许昌、漯河、开封、鹿邑等5个兄弟地市、直管县环保局签订了跨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和纠纷处理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的协议。对涉及跨界的环境违法行为,双方开展联合执法,协调行动,共同打击。不但提高了突发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置能力,而且有效防止和控制了跨界污染行为。
此外,对于流经周口的主要河流,如沙颍河、贾鲁河、洺河等,除实行河长负责制外,还坚持一河一策、多元共治、综合施治,确保“一江春水向东流”。例如,对沙颍河城区段的综合治理,市政府成立了综合治理指挥部,编制了治理方案,明确了分工,落实了责任,要求各部门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坚持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和环境执法一起抓。一方面,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污水收集率。另一方面,加大了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查处力度,关闭污染小企业,划定禁养区,搬迁畜禽养殖场,将所有入河污水截流并网,削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保护水体环境。目前,共封堵入河排污口20个,搬迁养殖场两家。实行部门联合,对沙颍河最大支流贾鲁河两岸违法排污企业断水、断电,共关闭涉水企业5家。
中国环境报:“十三五”期间,周口市治水方面将有哪些计划?
徐光:“十三五”期间,周口市将按照碧水工程实施计划,实行沙颍河、贾鲁河、流沙河、清水河、运粮河“五河共治”,全面消除黑臭河。其中,“十三五”期间,清水河、运粮河治理任务还很重。要划定禁养区和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红线,确保全市饮用水达标率100%。
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对农村污水,采用就近接入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生态处理等不同模式,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监管,确保稳定运行。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完成脱氮除磷提标技术改造。
推进环境管理从排污口向环保设施、生产设施延伸。鼓励工业企业在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建设污水深度处理及中水回用设施。推进重点河流沿线企业清洁生产改造。深入挖掘工业节水潜力,重点抓好电力、化工、造纸等高耗水型行业的技术改造,引进和推广节水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健全农业节水管理机制,鼓励发展管道化节水灌溉农业,提高农业用水综合效率。鼓励发展节水型服务业,控制城镇高耗能水服务业的发展速度。
在治水过程中有哪些体会和思考?
■关键要完善水治理机制体制
中国环境报:在治水过程中,您有哪些思考和体会?
徐光:水环境质量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水污染防治是周口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要做好这项工作,关键要完善水治理机制体制。
一是推进制度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国家战略,并指出要“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水治理的核心要务是优先加强涉水相关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构建新时期治水的制度框架,包括建立健全各项强制性和激励制度安排,要建立统一的水管理体制,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涉水事务。修订完善《周口市碧水工程考核办法》,进一步厘清部门职责,消除管理制度内容重叠、交叉甚至矛盾等问题,为实现依法治水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进而理顺水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成效。
二是探索建立多元共治的治水模式。当前,在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向社会赋权增能的过程中,实现水治理的多元共治是我国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稳妥推进的同时,合理划分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职责和权限,进一步理顺环保、国土、水利、林业、交通、农业和工信等部门的职责,调动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水治理是行之有效的对策。可以探索以流域为对象,通过流域委员会或者水议会等形式,加强流域区域间、部门间、政府间的协调,加强政府企业以及公众利益的协调,以及保护和发展的协调。要畅通言路,为政府决策提供必要的政策建议和咨询服务,实现由政府治理向社会共治的转变。实现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促进水治理模式转型升级。
三是适度整合并优化水治理职能。水利万物而不争,水具有多重功能属性。过分强调单一属性开发和管理的行政条块体制,是限制水治理成效的重要原因。因水治理是一种局域性的、跨系统的管理行为,要适度积极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高关联度职能的整合和优化,有利于重构碎片化的水治理体系。要将资源开发融入水治理的全过程控制体系,实现资源环境的统一监管,将资源开发强度控制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减少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实现保护和开发综合管理,妥善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