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苍山脚下、洱海湖畔,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天蓝水碧,万顷农田里水稻秧苗长势正旺,宛如一块巨大的绿地毯。 走进与洱海水岸相依的大理市湾桥镇中庄村委会古生村,让人倍感兴奋。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白族村落里,到处绿树成荫,大小道路、公共场所、房前屋后不见垃圾污水,穿村而过的小河、纵横交错的沟渠清流潺潺。在保存完好的古生戏台正对面,一棵约300年树龄、挂着“大理古树名木”标牌的黄葛树尽管修枝,仍生机勃勃。
实行村民门前四包责任制
中庄村党总支书记何志祥告诉记者,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古生村依据村庄总体规划,按照《大理市湾桥镇古生州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着眼打造让人“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典范。
何志祥介绍说,2015年,古生村优先实施了村落污水管网、到户收集全覆盖和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同步实施“三线入地”管网建设。今年,古生村继续实施省级规划建设示范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二期、湖滨生态修复工程、省州级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
截至目前,古生村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已完成投资148.5万元,仅在两条进村路和水龙路就种植云南樱花、冬樱400多株。在实施村庄靓化工程中,已完成湿地建设3300平方米。
记者看到,一套新改建的排污管网,对古生村430多户村民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收集,送入村庄外不远处正在运行的污水处理站。古生村环海路以东湿地景观公园、七甲沟湿地景观公园建设已接近尾声。
在古生村的民居院墙上,“保护洱海,从三清洁做起”“村庄多一份清洁,生活多一份美好”等环保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家家户户大门口墙面都钉上了统一制作的门前四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包水清)责任制牌子。
一份挂在古生村村小组办公室外墙上的《古生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村组干部责任制》图表,把古生村保护、垃圾清运、保洁督查检查等工作主要负责人姓名标注得清清楚楚。
据了解,为减轻畜禽养殖污染,古生村不少村民主动放弃了养奶牛和养猪,对其他家禽实行圈养。在村民配合下,古生村原有的直排污水口已全部封堵,每户都按要求建好了三格化粪池,村内生活垃圾全部实行收集清运。
配备垃圾收集员、河道保洁员、滩地管理员
古生村配备的垃圾收集员、河道保洁员、滩地管理员职责明确、分工协作,共同维护村容整洁。
环海路一块标注0525号的洱海界桩处,有穿村而过的苍山十八溪之一阳溪进入洱海的最后一道拦污网。河道保洁员赵光明正在用长杆网兜打捞随流而下的少许杂草和其他漂浮物。
赵光明说,这里是他的责任区,每天都要来进行河道保洁。尤其是刮风下雨天,更要过来把河道清理干净,绝不能让杂物进入洱海。
据了解,为增强洱海保护实效,古生村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加大保洁投入,聘请7名保洁人员,合理划分责任区,建立覆盖村内河道、主干道、滩地的定人、定时、定点保洁制度。
古生村严格落实洱海保护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强化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在洱海保护治理中的主体责任和义务,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无缝隙的监督管理模式,实现了洱海保护工作边界清晰、责任到人。
通过入湖沟渠多塘系统沉淀池和拦污闸建设,古生村已建成4个多塘系统和17个拦污闸。在汛期来临前,对所有入湖沟渠进行彻底清淤,对洱海岸线和湖滨带定人定责全天候保洁,确保垃圾不入湖。
为确保洱海流域环境综合整治见成效,古生村共拆除环海路以东三院房子,恢复洱海湿地1166.38平方米。
打造生态高效农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古生村人多地少,主要产业为水稻、烤烟、大蒜和常规蔬菜种植。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古生村围绕打造生态高效农业品牌,开展绿色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目前,全村已推广使用精制有机肥344吨。
正在环海路边打理小吃摊的村民杨发亮告诉记者,村里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前来旅游观光的客人越来越多,自己再也不用外出打工挣钱。
据了解,湾桥镇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古生村生态农业、旅游等产业培植,促进村民增收致富。2015年,古生村人均纯收入达11250元。
《湾桥镇加快古生产业培植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古生村到2018年要率先达到小康水平,力争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一番。
村民李德昌说,古生村干部群众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改善好洱海水质”的嘱咐,大家齐心协力,一定会把村子建设好,把洱海保护好,让日子过得更好。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