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暴雨,就会引发市民们戏称的‘看海’现象,这还是在一些大城市。”7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常务会议上说,“目前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但我们的地下管廊建设严重滞后。加快这方面的建设,很有必要!” 他说,新型城镇化建设“既重‘面子’,也要重‘里子’。”
何为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相当于建设一条地下高速公路,只要是铺设在城市地下的管线都要从管廊中通过。
据了解,世界第一条管廊是1833年在巴黎建设的,到现在已经运行了近200年,且还在运行当中。1861年、1890年英国伦敦、德国分别开始建设管廊。迄今为止,发达国家的管廊基本建完。
目前,我国仅有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沈阳等少数几个城市建有综合管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建设里程仅约800公里。为此,笔者建议,地下管廊建设应尽快向中小城市延伸。
首先,地下管廊建设是消除城市“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的需要。
在我国,不仅是大城市,在众多的中小城市,过去因为体制分割,许多城市的路面常常是“你挖了我填,你填好我再挖”,造成大量浪费。这种现象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普遍存在的一种弊病,被人们戏称为“马路拉链”。显而易见,产生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管理的“九龙治水”,城市管理缺少统一规划,地方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或者是因为当地主政的领导更换。这样缺乏协调统一的城市规划,无论是中大型城市,还是正在进行城镇化的小地方,都难以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因此,城市建设既要重视面子也要重视里子。
其次,地下管廊建设可以有效解决污水处理厂有厂无网的问题。
我国许多的中小城市,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厂无网的问题。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了,管网还未建好,或未完全建成,导致城市污水处理厂“晒太阳”。而提前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2014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内蒙古赤峰考察一家污水处理厂在建项目工地时表示,我们的许多城市表面光鲜亮丽,但地下基础设施仍是短板。他当时说:“‘面子’是城市的风貌,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这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
第三,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经试点后应逐步向中小城市推广。
英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方面已有一些经验值得借鉴。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对于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今年年初,财政部、住建部等5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并组织了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评审工作。包头、沈阳、哈尔滨、苏州、厦门、十堰、长沙、海口、六盘水、白银等城市成为试点。为鼓励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央财政还为试点城市发放了“大红包”:专项资金补助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5亿元,省会城市每年4亿元,其他城市每年3亿元。
第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可以拉动经济,提高管理效率。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不仅可以用好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之需,还可以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不同部门的管道和线路集中在一个管廊,最大的好处是节约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另外,管廊建设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可激活万亿级投资。2013年11月19日,总投资近22亿元人民币、全长33.4公里,国内规模最大的珠海横琴综合管廊建成。横琴因建设地下管廊而节约的土地,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就超过80亿元。假若我国每年能建8000公里的管廊,每公里1.2亿元,就是1万亿投资。再加上间接拉动的投资,如钢材、水泥、机械设备等方面的投资,以及大量的人力投入,拉动经济的作用更加巨大。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